【峨嵋山】報國寺

2016110511:23
 
2016-09-05

【報國寺】報國寺位於峨嵋山麓,是步入峨嵋的門戶

該寺創建於明萬曆年間,曾名「會宗堂」,寺內供奉著

佛教始祖釋迦牟尼的大第子普賢菩薩、道教創始人的

化身廣成子、春秋名士陸通,取儒、道、釋三教會

宗合祀之意。清康熙帝取佛門「報國主恩」之意,改名報國寺



峨眉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華山,分别供奉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

普賢惠菩薩、地藏王菩薩),佛教稱為普賢菩薩道場



而自東晉年間峨眉山建立第一座佛教寺廟普賢寺(今萬年寺)以來



這裡一直成為佛教聖地



廟中把奉普賢、廣成和楚狂,取三教會宗之義,故名會宗堂

清順治年間,聞達和尚重建,遷到大光明山麓,即今址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始改今名,現寺門匾額報國寺三字

就是康熙皇帝禦題,大臣王藩手書的



報國寺占地面積60餘畝,建築面積5600多平方米



殿宇結構自然,雄渾大方,入山門

依次是彌勒殿、大雄寶殿、七佛殿和藏經樓



殿堂倚山因勢,一殿高出一殿,掩映在翠竹古楠之間

建築為框架式結構,庭院式佈局



殿堂兩側有僧寮客舍




周圍環繞著吟翠樓、待月山房、花影亭、七香軒等庭院園林建築



佈局嚴謹報國寺山門是1986年按原貌重建的



六柱五列二進,飛簷翹角,三疊屋面,高12米



以上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各殿佛像莊嚴,香煙繞繚,幡燈懸垂,佛教聖地的氣氛濃烈



牆外楠林簇擁,翠竹掩映;寺內花木滿目,亭榭點綴,環境優靜



到處幽靜雅致



























 暮鼓;百度百科卻說「1993年,又新建了鐘樓、鼓樓、茶園

法物流通處,使報國寺更加莊嚴。」所以並不是古蹟



報國寺之金鐘












下一站:【峨嵋山】伏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