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山】伏虎寺

2016110617:04
 
2016-09-05

【伏虎寺】晉時為一小廟,唐雲安禪師重建,旁有龍神堂、藥師殿

南宋紹興間行僧心庵再建。僧士 性建尊勝幢以鎮虎患

仍名伏虎寺,一說寺后山狀如伏虎而得名。又稱虎溪禪林



百度百科說伏虎寺與報國寺相鄰,這個相鄰未免也太遠

至少也有一公里,二寺高度也有落差二三百公尺



伏虎寺所有的殿堂都被高大濃密的林木遮掩,但四重大殿瓦屋上卻從

不存有敗葉,潔凈如洗,一塵不染。因而伏虎寺又名離垢園




主殿大雄寶殿為主



伏虎寺始建於唐朝,初名藥師殿,曾改稱「龍神堂」、「虎溪禪林」

「虎溪精舍」。相傳「林中多虎,常出為害,始建尊勝幢於無量

殿前以鎮之,使其患遂絕」,故名伏虎寺,伏虎寺雖覆於翠綠中

但屋瓦終年無敗葉雜草,清康熙皇帝遂賜匾額「離垢園」寺內的建築

幾度興廢,在清順治八年(西元1651年)重建,現在全山

比丘尼都集中於伏虎寺居住﹐該寺遂成為峨嵋山最大的比丘尼寺院



這裡的寺廟木魚

木魚的嘴向外~代表這間寺廟有能力幫助人







華嚴寶塔在伏虎寺大雄寶殿的左上方



華嚴銅塔,因塔體鑄有《華嚴經》中所記佛祖說法

七處九會的場景以及《華嚴經》文而得名



這個塔鑄造於明朝萬曆十三年,華嚴寶塔是伏虎寺的鎮寺之寶



將近八百年歷史,一次鑄造完成,整座塔高度有5.8米

塔身沒有任何拼接的痕跡



呈八方形,通高5.8米,十三級樓閣式鋼塔。塔基為須彌座

上置瘦長覆缽式塔身,高96厘米,正面設塔門,額鑄正書陽文

南無阿彌陀佛華嚴寶塔兩側聯文

皇圖鞏固,帝道遐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佛日增輝,法界有情,同生淨土。聯旁鑄守門神像各一




寺院地形、環山臨水,百畝建築均係縱橫交錯與散點佈局構成的四合院

軸線上從低到高,序列殿宇三重佈局,隱沒於十萬株密林森森之中



這是當年建寺設計者按佛家意境,清淨無為的構造意圖構建的古剎禪林



感覺伏虎寺佔地比報國寺更廣,有水有草有亭有院,覺得很清幽






來到了最高處,這裡稱羅漢堂,最早修建於清朝,裡面供奉著

五百羅漢「羅漢堂於1995年峨眉山佛教協會撥款200多萬元重建

羅漢堂高大雄偉,恢弘莊嚴。羅漢堂內供奉有500羅漢彩塑金身造像

進入殿中,隨意選一尊當起點,從1數到與年齡相同數目時的那尊

羅漢就是與自己有緣的羅漢,可以用10元人民幣將他的金像卡片請回家



迎賓廣場上有一個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建造的第一山亭

它可是中國境內最大銅亭



亭前有兩隻大象守護著



迎賓廣場上還有一處地方是秀甲瀑布跟迎賓灘瀑布



繞到亭後面的山壁,上面刻著峨眉者,山之領袖



旁邊是銅質的峨眉山地圖,刻的好細致



其右邊是儒釋道



紅色的山壁上都是與佛教故事相關的石雕



每一塊都有不同的故事



有一塊是描繪一位母親懷孕期間夢見一隻六牙白象王進入了她的身體



後來產下釋迦牟尼的故事










還有一塊是描繪華彥經上佛祖賜普賢其坐騎的記載



算一算全部有五個故事被雕在崖壁上



下一站:【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